教學分享

教學資料

李靜曄facebook文章分享網誌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02988996480#!/profile.php?id=100002988996480&sk=notes




新和國小教務處
http://163.20.81.9/acad99/news_view.asp?id=105
賀本校幼稚園教師李靜榮獲新北市100年度師鐸獎
時間:2011/6/10 下午 01:01:13 

兼任講師 » 李靜曄 judy09120227@gmail.com

http://www.chd.ydu.edu.tw/Homepage/System/iframe_faculty_view.asp?ID=4F8826CC

相關報導   

補助上課難度高 基層教師看衰


      【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】教育部為改善新移民之子學習困境,將以台北縣「火炬計畫」為原型,提撥預算供各學校申請,希望新移民之子語言能力能趕上台灣孩子,同時傳承父母一方的原生國語言。不過,基層教師認為恐怕窒礙難行。

教師訓練不可少
    台北縣新和國小教師李靜曄指出,新移民人數增量,各縣市政府多會自行推廣新移民文化及學習課程,北縣已成立「新住民科」,辦理各種新住民活動,北縣各學校也積極將多元文化融入課程。


      李靜曄認為,提升孩子能力是好事,不過資源配置應妥當。她指出,許多學校在推廣多元文化流於活動形式,「要真正提升孩子能力,還是得靠現場教師的教學。」一 般而言,要將多元文化落實在課程中,須憑藉老師對多元文化的正確概念。李靜曄建議預算宜偏重在老師的教育訓練,在寒暑假多開辦研習較符效益。

        此外,李靜曄與雲林縣潮厝國小教師顏小如都覺得,依現場教學經驗來看,「即便是曾住過國外的孩子來台唸書,語言程度並不差」,建議教育部與其開辦華語教學班,不如加強其他科目的課輔資源。

        顏小如說,雲林縣屬新移民較多的區域,但新移民學生的語言能力沒有比較差,有的甚至比一般孩子還要好,尤其是大陸籍學生,甚至比台灣孩子還聰明。李靜曄不否 認,有些學生在發音上或有不標準的狀況,「但不標準不是問題,老師只要多讚美,讓孩子覺得受鼓勵、不認為自己不同,語言學習阻力就會變小。」
 
        不過,新移民因缺少文化刺激而學習較緩慢的狀況倒是存在。顏小如表示,多數新移民家庭屬弱勢,或雙親都需工作,孩子在家與父母互動少,課業有問題便無人教導;尤其是數學和自然等科目較須思考,孩子缺少互動,會影響反應,思考上易打死結,建議將華語班經費用於開辦課輔。


父母不教 孩子不學

       至於學習父母一方的語言,顏小如覺得是所有計畫中最不可行的。她指出,班上從來沒有孩子跟她說過一句母語,連班上一位小一從印尼轉進的學生,「現在一句印尼話也不會說。」顏小如直指,學習語言需要環境,但新移民家庭普遍不說母語,教育現場也缺乏動機,孩子根本不會學。

        李靜曄進一步表示,教育部可能採取鼓勵方式,無法開班方式進行。她曾鼓勵新移民教孩子母語,「但這些媽媽不知是否基於心理因素,多半不教」;更重要的是,「要開班,老師根本不會教,教育部插手太多了。」顏小如說。

        台北縣火炬計畫在師資、教材缺乏情況下,北縣教育局以社團方式推廣母語教學,邀請新移民開辦母語班,似乎解決師資問題。李靜曄指出,許多新移民其實不知道怎麼教母語;依她了解,新移民入班教學,多半只能在文化如飲食服裝上分享,真正教學有困難。

        李靜曄進一步指出,開辦社團也非長久之計,「孩子學習語言會以國際趨勢為主,即使開越南跟印尼課程,恐怕不會有太多人去選修」她希望教育部審慎思考經費運用。 
  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

 

社區走一圈培養孩子觀察力 

【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】

        「小朋友,這是什麼字?」、「有沒有看到?那就是緬甸文,誰會唸跟它對照的國字呀?」身穿輕便服裝,揹著迷你麥克風、頭戴鮮紅帽子的一位老師,帶著20來個幼稚園小朋友與幾位家長,在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認識異國文化。這 位老師是新店市新和國小的幼稚園教師李靜曄,她帶的班級叫「皮卡丘」。由於新和國小地緣關係特殊,班上有不少外配子女,皮卡丘班今年有7位中國籍、1位越 南籍小朋友。幼教經驗豐富的李靜曄了解,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,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也必須透過教育建立,因此,她設計了許多活動,讓孩子在互動之間接納彼此。

大街就是教室
        「我們這學期的課程剛好教飲食。」李靜曄配合課本內容,在校內先讓小朋友自行製作菜單、認識食物種類與名稱,甚至還讓小朋友開起餐廳;而為了延伸課內知識,讓小朋友內化,她決定親自帶小朋友走訪社區,一來可以認識食物,二來讓小朋友認識台灣之外的世界。
李 靜曄與另一位幼教老師陳淑華,加上幾位愛心義工媽媽,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從新和國小走到中和市華新街,中間路程約40分鐘,「我們從學校一路走來,用招牌教 學。」李靜曄表示,華新街是非常特殊的一條街道,除了中、英文招牌,不時可看見泰文、緬甸文等,透過不同語言招牌的對照,恰巧可讓小朋友學習認字。「因為 要換下個學期,剛好銜接他們學寫國字的階段。」
    路經賣蔬菜的攤販,小朋友好奇地駐足,李靜曄立即聚集所有的小朋友,開始機會教育,「這是什 麼蔬菜?」、「長長的那個又是什麼?」、「上次我們教過數字,你們會分辨嗎?」透過攤販上的販售價格,李靜曄為小朋友重新複習數字概念,另外還俏皮地要小 朋友好好學數字,「你們過年拿紅包,記得要自己算好錢錢噢!」
老師也是好朋友
胥吉雲是幫忙帶皮卡丘班校外教學的愛心義工媽 媽,她開心地表示李靜曄真的是非常用心的老師,「我小朋友去年讓她帶,真的很放心。」胥吉雲認為李靜曄教學非常活潑,透過活動的方式讓小朋友學習與觀察, 成效良好,而且透過異國文化的教學,小朋友也懂得互相照顧,「因為李老師在平時就要他們當『好朋友』。」她認為老師用不用心對小孩子影響極大,同時也會影 響家長的參與。

        李靜曄說,學校平時很重視家長的組織,在開學時便會詢問各家長方便參與學生校內生活的時間,再依家長的專長分組,像是行政、環境清潔、說故事、戶外教學及美工等,老師跟家長在配合之間會培養默契,也間接讓家長確實了解小朋友的校內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 除了招牌教學,李靜曄還自掏腰包地請小朋友到華新街一家「泰亞廚」餐廳享用異國食物,老闆娘是雲南人,姓寸,端出招牌小點「粑粑捲」讓小朋友食用,李靜曄在 小朋友吃東西的同時也忙著介紹食物,加強課程與生活的連結。然而,社區雖然離學校不遠,對年紀幼小的小朋友來說,走起來還是不輕鬆,幾個小朋友嘀咕地說: 「都沒有汽水喝喝。」不過問起要不要戶外教學,又揚起純真快樂的笑靨大聲說:「要!」

        李靜曄認為,帶小朋友戶外教學,不見得要到很遠的地方,「社區實地走訪是一件很好的事。」她覺得小朋友應該從自家附近認識起,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,不失為培養觀察力的好方法「小朋友,這是什麼字?」、「有沒有看到?那就是緬甸文,誰會唸跟它對照的國字呀?」身穿輕便服裝,揹著迷你麥克風、頭戴鮮紅帽子的一位老師,帶著20來個幼稚園小朋友與幾位家長,在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認識異國文化。這 位老師是新店市新和國小的幼稚園教師李靜曄,她帶的班級叫「皮卡丘」。由於新和國小地緣關係特殊,班上有不少外配子女,皮卡丘班今年有7位中國籍、1位越 南籍小朋友。幼教經驗豐富的李靜曄了解,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,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也必須透過教育建立,因此,她設計了許多活動,讓孩子在互動之間接納彼此。

大街就是教室
        「我們這學期的課程剛好教飲食。」李靜曄配合課本內容,在校內先讓小朋友自行製作菜單、認識食物種類與名稱,甚至還讓小朋友開起餐廳;而為了延伸課內知識,讓小朋友內化,她決定親自帶小朋友走訪社區,一來可以認識食物,二來讓小朋友認識台灣之外的世界。
李 靜曄與另一位幼教老師陳淑華,加上幾位愛心義工媽媽,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從新和國小走到中和市華新街,中間路程約40分鐘,「我們從學校一路走來,用招牌教 學。」李靜曄表示,華新街是非常特殊的一條街道,除了中、英文招牌,不時可看見泰文、緬甸文等,透過不同語言招牌的對照,恰巧可讓小朋友學習認字。「因為 要換下個學期,剛好銜接他們學寫國字的階段。」

        路經賣蔬菜的攤販,小朋友好奇地駐足,李靜曄立即聚集所有的小朋友,開始機會教育,「這是什 麼蔬菜?」、「長長的那個又是什麼?」、「上次我們教過數字,你們會分辨嗎?」透過攤販上的販售價格,
李靜曄為小朋友重新複習數字概念,另外還俏皮地要小 朋友好好學數字,「你們過年拿紅包,記得要自己算好錢錢噢!」
老師也是好朋友

        胥吉雲是幫忙帶皮卡丘班校外教學的愛心義工媽 媽,她開心地表示李靜曄真的是非常用心的老師,「我小朋友去年讓她帶,真的很放心。」胥吉雲認為李靜曄教學非常活潑,透過活動的方式讓小朋友學習與觀察, 成效良好,而且透過異國文化的教學,小朋友也懂得互相照顧,「因為李老師在平時就要他們當『好朋友』。」她認為老師用不用心對小孩子影響極大,同時也會影 響家長的參與。

        李靜曄說,學校平時很重視家長的組織,在開學時便會詢問各家長方便參與學生校內生活的時間,再依家長的專長分組,像是行政、環境清潔、說故事、戶外教學及美工等,老師跟家長在配合之間會培養默契,也間接讓家長確實了解小朋友的校內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 除了招牌教學,李靜曄還自掏腰包地請小朋友到華新街一家「泰亞廚」餐廳享用異國食物,老闆娘是雲南人,姓寸,端出招牌小點「粑粑捲」讓小朋友食用,李靜曄在 小朋友吃東西的同時也忙著介紹食物,加強課程與生活的連結。然而,社區雖然離學校不遠,對年紀幼小的小朋友來說,走起來還是不輕鬆,幾個小朋友嘀咕地說: 「都沒有汽水喝喝。」不過問起要不要戶外教學,又揚起純真快樂的笑靨大聲說:「要!」
李靜曄認為,帶小朋友戶外教學,不見得要到很遠的地方,「社區實地走訪是一件很好的事。」她覺得小朋友應該從自家附近認識起,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,不失為培養觀察力的好方法「小朋友,這是什麼字?」、「有沒有看到?那就是緬甸文,誰會唸跟它對照的國字呀?」身穿輕便服裝,揹著迷你麥克風、頭戴鮮紅帽子的一位老師,帶著20來個幼稚園小朋友與幾位家長,在台北縣中和市華新街認識異國文化。這 位老師是新店市新和國小的幼稚園教師李靜曄,她帶的班級叫「皮卡丘」。由於新和國小地緣關係特殊,班上有不少外配子女,皮卡丘班今年有7位中國籍、1位越 南籍小朋友。幼教經驗豐富的李靜曄了解,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,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也必須透過教育建立,因此,她設計了許多活動,讓孩子在互動之間接納彼 此。
 
大街就是教室
        「我們這學期的課程剛好教飲食。」李靜曄配合課本內容,在校內先讓小朋友自行製作菜單、認識食物種類與名稱,甚至還讓小朋友開起餐廳;而為了延伸課內知識,讓小朋友內化,她決定親自帶小朋友走訪社區,一來可以認識食物,二來讓小朋友認識台灣之外的世界。

         李靜曄與另一位幼教老師陳淑華,加上幾位愛心義工媽媽,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從新和國小走到中和市華新街,中間路程約40分鐘,「我們從學校一路走來,用招牌教學。」李靜曄表示,華新街是非常特殊的一條街道,除了中、英文招牌,不時可看見泰文、緬甸文等,透過不同語言招牌的對照,恰巧可讓小朋友學習認字。「因為 要換下個學期,剛好銜接他們學寫國字的階段。」
            路經賣蔬菜的攤販,小朋友好奇地駐足,李靜曄立即聚集所有的小朋友,開始機會教育,「這是什 麼蔬菜?」、「長長的那個又是什麼?」、「上次我們教過數字,你們會分辨嗎?」透過攤販上的販售價格,李靜曄為小朋友重新複習數字概念,另外還俏皮地要小 朋友好好學數字,「你們過年拿紅包,記得要自己算好錢錢噢!」
老師也是好朋友

        胥吉雲是幫忙帶皮卡丘班校外教學的愛心義工媽 媽,她開心地表示李靜曄真的是非常用心的老師,「我小朋友去年讓她帶,真的很放心。」胥吉雲認為李靜曄教學非常活潑,透過活動的方式讓小朋友學習與觀察, 成效良好,而且透過異國文化的教學,小朋友也懂得互相照顧,「因為李老師在平時就要他們當『好朋友』。」她認為老師用不用心對小孩子影響極大,同時也會影 響家長的參與。

          李靜曄說,學校平時很重視家長的組織,在開學時便會詢問各家長方便參與學生校內生活的時間,再依家長的專長分組,像是行政、環境清潔、說故事、戶外教學及美工等,老師跟家長在配合之間會培養默契,也間接讓家長確實了解小朋友的校內生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除了招牌教學,李靜曄還自掏腰包地請小朋友到華新街一家「泰亞廚」餐廳享用異國食物,老闆娘是雲南人,姓寸,端出招牌小點「粑粑捲」讓小朋友食用,李靜曄在 小朋友吃東西的同時也忙著介紹食物,加強課程與生活的連結。然而,社區雖然離學校不遠,對年紀幼小的小朋友來說,走起來還是不輕鬆,幾個小朋友嘀咕地說: 「都沒有汽水喝喝。」不過問起要不要戶外教學,又揚起純真快樂的笑靨大聲說:「要!」

        李靜曄認為,帶小朋友戶外教學,不見得要到很遠的地方,「社區實地走訪是一件很好的事。」她覺得小朋友應該從自家附近認識起,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,不失為培養觀察力的好方法。資料來源台灣立報http://www.lihpao.com/?action-viewnews-itemid-89473






沒有留言: